找到相关内容81篇,用时1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满洲”与“文殊”的渊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领袖与菩萨(2)

    然。 即使是禅宗顿悟一派,也只言可顿间开悟,未言 成佛。 注085:根据佛教理论, :法身、报、化身。 南传佛教在《阿含...过程, [ 注 84] 要修行成佛 ,更需经历累世修行才可达致果位。菩萨若要下世间,则可 以依中“化身”和“报”的色身形态度化众生, [ 注 85] 释 ...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548109.html
  • 密宗法义初探

    那么就完全违背了密宗的初衷,实可哀哉!   ()密宗、禅宗、净土宗   我国佛法今天主要大宗,即密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瑜珈即是“相应”,即身口意(语意)密与...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涎日。   通常说,,即法身、应和报。法身又名自性、法性身、真如、如来藏、实相、法界圆成实性等。此法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常住不变,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众生迷而...

    曾琦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1448201.html
  • 古印度佛教人物

    智慧),把证悟的阶段分为“十地”,最后达到“无住处涅槃”的境界。此外,他还证明,即自性、受用和变化身。这些理论进一步发挥和重新组织了前一个时期大乘经典的教理和实践,从而奠定了瑜伽选派的基础。...种性可修证为;不定种性的证果不确定,可修证以上种之一;无性有情只具有漏种子,因此要受业报轮回的限制,虽然苦心修持,也不能下得上面果。这种五性各别说和古代印度的种姓观是密切相关的。   著作甚多...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749565.html
  • 陈鹏释译:唯识四论(4)

    无上功德。另一种是「自受用」,指佛可以受用自知的永恒功德。佛教认为,,即法身、受用和化身。法身是的本身,化身是为教化世间众生而变化之。变化身类。],十地菩萨[注释:十地菩萨:处于十...,五识的功用是什么?既为识,必其用。颂文回答说:  鼻、舌、识的产生需感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眼、耳二识则需要感官与对象的分离。五识的作用均是观察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  既然五种感觉与五种...

    陈鹏释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450004.html
  • 《俗语佛源》选摘㈠

    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长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明权)  [丈六金身]:法身、报和化身。一般称的化身为“丈六金身”,如宋·刘昌诗《芦溥笔记·佛牙》谓:“常闻佛号丈六金身。”又如元·...”的具体内容不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种“不可思议”:“为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说上种“不可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651784.html
  • 慧明禅师甘露(2)

    若着生西方,则是偏执方位,迷失本心。既然如是,还有生西之事否?须知,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故古德临终,大都念佛,并非着求生西,乃念佛即故。   净土法门四种修持: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门户,互争大小,皆是着相自缚。其实佛法究竟,无大小,无可言说;一切说,皆归一乘。盖念佛念到三昧现前,参禅参到话头尽处,修密修到密一如,归元无二,皆是净心而已。   戒心戒(慧明法师语录27)...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952005.html
  • 太平广记——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

    ,是迦叶佛自手所造之藏也。今现有十三缘觉,在谷内住。”又问此土常传,是殷时、周昭、庄王等造,互说不同,如何取定?”答曰:“皆所以。弟子夏桀时生天,具见佛之垂化。且,法报二,则非凡见,并...庄王等制造的,说法不一,如何确定?天人答道:“这些说法都依据。弟子夏桀时有了天,都受到的教化。况且,其中法,报二,平常人看不见,但这二也都化登在地上;独有化身,替身该三千,百亿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953311.html
  • 常用佛教名词英译

    :善果必出自善因,惡果必出自惡因。 Kayas,three(藏文ku sum)::化身、報身、法身。 煩惱障 Klesa (藏文nyon mong pa):有情的痛苦,通常又稱「...覺或證悟的過程,亦指修行的種邏輯次第;根、道、果「」中的道。 圓滿次第 Completion Stage (藏文dzo rim):在金剛乘,禪修兩個階段: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圓滿次第是密續禪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75854124.html
  • 禅宗的心灵之道

    自身的意义就需要重新理解和解释。   一般佛教认为,、即法身、报、化身。法身也是法性,是指佛完全证入法性而与之无别的佛身;报是指佛通过无量利己利人的善行而获得报答的相好庄严的佛身;化身或者...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5]”忏悔一般都要通过外在的仪式来认清自己、语、意的罪过,但根本的是除去自己内在的杂心。归依戒要求归依、法、僧三宝,但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因此,归依戒由外在的归依变成了...

    彭富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2158711.html
  • 佛教《三字经》略解之佛教缘起篇

    :法身、报和应。应是为世人所能见的的应化身,此能随着教化对象的不同和需要显现不同的身形。  说阿含,第二时。  [阿含]:意译“法归”、“无比法”、“教”、“传”等,即“传承的教...乃是因众生的业力(语言和行为)所招致的结果。  世间,从此生。  [世间]:两种说法:一、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和五蕴世间。众生世间是由各种生命的要素所构成的世间,也就是说是众生的思想行为(业力)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0560822.html